这是中国人千年来的一如既往。每逢腊八一过,置办年货就成了寻常人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
吃的、穿的、耍的、用的,但凡是春节能用得上的、寓意吉祥和关爱的。
即便是没有李佳琦一声“OMG!买它!”,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去采买年货。
这可能是千年以来,每每都能凸显中国人消费力的重要时刻。
//////////
年货发展简史
汉代作为中国史上第一个较为稳定的大一统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出现交流,岁首祭祀被越来越多的地方认同。
自此,文献上开始有对岁首祭祀的记载,过年的习俗也越发丰富。
唐时,人们登门拜年,手上都要拿着“拜年帖”。宫廷里,是皇帝用赤金箔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而🦩民间则改用梅花笺纸,写上祝福。这时,梅花笺便成了唐代时兴的“年货”。
“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追述北宋都城风俗人情的《东京梦华录》这样描写宋代的岁首。在当时,宋代民间已能使用纸筒和火药制作鞭炮,并在市面上流通。
明的桃符、春贴,清的专门供平民百姓采购年货的年集,民国的空竹、灯笼,还有八♑旗子弟变卖的字画,都🍸在那个时代成为“年货”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过年每每期盼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才真正的成为了现实。
从买布自己做衣服到各种品牌店的年底促销,从纸风车玩具到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从红底黑字对联到各种金字印刷图案对联,年货正悄悄地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1954年春节,河北省唐💝山解家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女孩陈小翠正在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那时各家各户都是自己买布回来自己做衣服的。
这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生产力而言,陈小翠能穿上新衣,已算是相对“有实力”的家庭。
这个新中国历史上的大拐点♍,造就了今日的中国。只是,在当时,即🍃便是改革开放4年后,由于生产力低下,各式各样的票证依然要比钱重要得多。
1982年江苏泰州居民春节定量商品供应目录 BY 网络
1992年,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意味🐻着,1978-1992年所经历的经济🥃改革将迎来最明确的目标,而这一场“探路之役”,最终完成了它的使命。
而正是到90年代,很多家庭开始因为经济好转,年货转向了购买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等大件物品。
等到正式踏入了21世纪,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0%左右,农村居民也下降到5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9279、4254元。
“基建狂魔”的修路搭桥,也让越来越多小地方的特产,摆上了年货市场的台面:
一些带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小玩意儿,也在国潮四起的今天,成为年货市场上抢手的存在:
传统的地方美食,更是“每逢春节胖三斤”的吃货过年必备:
四川郫县豆瓣酱成了餐桌上饭菜的“伴侣” BY 网络
云南宣威的火腿也变成了年夜饭桌上,让人大呼过瘾的美味 BY 网络
这时候说到吃,若是没写到“吃胡建人”、“什么都吃”的广东省,那你的年货之旅一定不完整。
春节期间有客上门,需要亲自动手关门谢客,以防福🌳气流失。置办年货也是如此,整个采买的过程,就是聚财和ꦓ积福。
除了点心小食、腊肉与海味干货是属于“老广的美味”外,煲汤也是老广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接入,产品的创新与丰富,线上与线下的互相联动,🌌以及物质消费向精神文明需求的转变,让“年货”一词可囊括的范畴越来越大。
从而,也催生出拉动市场经济动力的“快门”——年货经济。
//////////
年货经济,你贡献了多少?
从上一年天猫联合CBNData共同发布的《2019年货消费报告》来看,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先行的沿海发达省份成为囤年货的大省。
其他省份和海外华人街也“不甘示弱”,在2019年天猫年货节期间,都体现了一番各自独特的年货需求。
数据显示,中华老字号一直是澳新、欧美华人聚居地区的“心头好”,恒源祥、中茶、云南白药等成为畅销老字号品牌,其中老干妈、永久、大白兔等国货品牌搜索热度最高。

《2019年货消费报告》BY天猫 x CBNData
可以见到的是,当生活日益富裕,在传统的物质消费之外,精神消费的需求也渐渐兴起。
对于春节“办年货”的类目上,除了买上“葛优躺”在家里吃着零食和走亲戚拜年的红包外,旅游景点套票都成为购买“年货”的新时尚。
有数据显示,在春节期间,50岁以上出行人数相比去年增长了53%,“银发经济”成为有待挖掘的蓝海。
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除了省时省力的周边游外,北京人去三亚度假,广东人去重庆休闲,海南人去中原见证历史成为“不一样的烟火”。

《2019年货消费报告》 BY天猫 x CBNData
不仅如此,十八线小城消费力也直追一二线城市,几乎“无差别”消费的年货购买,每一年都在“消除”城乡购买力差距。
而不论是在小镇或是城市,大家对于传统年货品类的热衷,几乎如出一辙。
据iiMedia Research♛显示,在传统年货食品品类中,超半🐷数受访者认为休闲零食是最必不可少的,占比53.3%,其次是水果生鲜和酒水饮料,分别占比34.6%和30.4%。

在天猫年货节的报告里,过年买新衣仍然是年货的标配。
《报告》显示,在“爱貂”这件事上,东北人如今可能要稍稍让位了,湖南、安徽等省份的人们在购买羽绒服时,越来越乐意挑选那些装饰皮草、亮片的款式,这些“东北元素”,能使他们看起来更贵气;而在南方被称为“光腿神器”的肉色🌠打底袜在北方出人意料地畅销,获得了286%的增长;此外,超短裙这种在南方冬天已经流行到“过时”的穿着,在北方则销量激增了124%。

《2019年货消费报告》BY天猫 x CBNData
但凡在临近春节前,在平台上搜索“年货经济”相关的关键词,映入眼帘的基本上都是「年货经济凸显消费活力」。

当2020年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对于今年的“年货经济”,你贡献了多少?
-END-
加入【新县志微信群】,一起去挖掘和探讨那些县未被发现之美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新县志):